中美文化交流應為暢通之“雙行線”
摘要: 新華社記者 譚晶晶 余曉潔近日,美國國務院突然對在美國校園存在近十年的中美合作孔子學院單方面“叫停”,要求孔子學院必須申請美國“認證”。更有甚者,要求在孔子學院執(zhí)教的持J-1簽證的
新華社記者 譚晶晶 余曉潔
近日,美國國務院突然對在美國校園存在近十年的中美合作孔子學院單方面“叫停”,要求孔子學院必須申請美國“認證”。更有甚者,要求在孔子學院執(zhí)教的持J-1簽證的中國教師限期離境。
對于美方這一措施,國家漢辦負責人23日表示 “很震驚”,美國高校代表也對美方新規(guī)感到“困惑”“不解”。面對突如其來之變,累及的還有眾多學習中文的美國學生。
孔子學院以漢語教學為渠道,旨在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各國人士感受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時,切合了世界各國日漸興起的“漢語熱”。自2004年起,孔子學院陸續(xù)在106個國家的350多個大學落戶。美國是全球設立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最多的國家。目前美國80余所孔子學院有近16萬注冊學生??鬃訉W院受到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喜愛中國文化學生的廣泛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學院是由美方自愿申請設立的,中國向孔子學院提供包括派遣志愿者在內的所有幫助均是應美方之需。很多美國年輕人自愿學習漢語不僅是為了了解中國文化,更是為他們的未來打開前景廣闊的一扇大門。特別是過去10年中,眾多持J-1簽證的中
同在美國,德國歌德學院、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等知名語言文化交流機構無論是創(chuàng)辦歷史、知名度、資金還是辦學經驗都比孔子學院先行一步,但他們并未被要求申請美國認證。美方單方面對孔子學院設立“新規(guī)”,既失公允,更顯偏頗。
語言不僅是傳播的載體,更是溝通的橋梁。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中華文化從來都奉行謙和有度的理念,也講“和而不同”,相信在一向自詡為“大熔爐”的美國應當贏得應有的地位。因而,只有鋪設通暢、快捷的“雙行線”,包括漢語教學在內的兩國文化交流才能具有更廣闊的前景。 (新華社北京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