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山:告別“窮窩”進“福窩”
摘要:精神好 干勁足 變化大劉鳳山:告別“窮窩”進“福窩”□全媒體記者 景中原 通訊員 宋永亮 文/圖劉鳳山家的羊圈。11月29日,冬日正午的陽光和煦地照
精神好 干勁足 變化大
劉鳳山:告別“窮窩”進“福窩”
□全媒體記者 景中原 通訊員 宋永亮 文/圖

劉鳳山家的羊圈。
11月29日,冬日正午的陽光和煦地照耀著上蔡縣西洪鄉(xiāng)小和村,貧困戶劉鳳山一家人個個忙著自己的事情。劉鳳山認真修理著用壞的掃帚,妻子單雨春給羊群添草加水,孫女一筆一畫地寫著作業(yè)……
“現(xiàn)在很知足,誰也沒想到俺家能挪出‘窮窩’進‘福窩’。我家今年脫貧沒問題,日子會越來越好。”54歲的劉鳳山說起他家這些年的變化時滿含眼淚。
生在“窮窩”挪步難
劉鳳山小時候,家里非常貧困。父親在湖北撿廢品,病死在一座橋下;母親在廣東打工雖然掙錢不多,但總是把錢借給比她更苦的人。因此,等劉鳳山到了結婚的年齡,全家還住在破瓦房里。
劉鳳山與肢體殘疾的單雨春結婚后,兩人含辛茹苦把一雙兒女養(yǎng)大。2009年兒子結婚,一家人感到窮日子將漸行漸遠。沒想到,2010年單雨春患上宮頸癌,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攤上一萬多元的債務。
這還只是厄運的開頭。2013年,兒子患結腸癌去世,給劉鳳山撇下十幾萬元的債務和年幼的孫子孫女。
通情達理的兒媳婦只身前往南方打工,因思念年幼的兒女,掙的錢全浪費在來回的路上。劉鳳山夫婦在家里種地、打零工、照看小孩,生活十分拮據(jù)。
夫妻攜手喂羊忙
2016年,劉鳳山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惠民政策落到他家里,被債務壓得快喘不過氣的他,有了更多的增收渠道,也有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在前些年養(yǎng)羊的基礎上,劉鳳山把小母羊全部留下,把長大的公羊賣掉再買些母羊養(yǎng),兩年下來羊的存欄量30多只。
為保證充足的粗飼料,每年秋季劉鳳山夫婦都要到地里拉人家廢棄的花生秧。2017年秋天,他們利用夜晚的閑時間,把100多畝地的花生秧拉回了家。
平時,白天單雨春負責整理飼料、喂羊、清理圈舍,夜晚劉鳳山負責羊群安全,冬天,他就睡在羊圈里。
時來運轉(zhuǎn)進“福窩”
除去政府給予的養(yǎng)羊補貼3600元錢,劉鳳山現(xiàn)有的30多只羊總價值5萬多元。
這兩年,劉鳳山還零零碎碎地從其他村民手里流轉(zhuǎn)過來10多畝地,按一年每畝地平均收益1000元算,又是10000多元收入。此外,劉鳳山干村內(nèi)保潔員每月有500元收入,秋季種植6畝花生政府補貼有2400元,加上土豆分紅6500元、光伏發(fā)電分紅1000元、孫女孫子上學每人一年補1000元、4口人享受政府低保金每月每人154元等,今年總收入至少20000元……劉鳳山家的收入已經(jīng)遠遠高于現(xiàn)行的脫貧標準,于是,劉鳳山早早地提出了脫貧申請。小和村“兩委”干部普遍認為,劉鳳山一家精神好、干勁足、變化快,商議把劉鳳山推薦為“脫貧標兵”。
“脫貧,暫時不脫政策,國家照顧點兒,家人努力些兒,俺家明年的收入肯定還會增加,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越有希望,干勁越大,越是氣兒順,時運越好。與往年比,俺家算是掉進福窩翻身了。”劉鳳山笑著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wǎng))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他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作品,請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wǎng)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