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逼出來的好習慣不能丟
摘要:餐前洗手并自覺使用公筷夾菜,公勺取湯,文明分餐也可以促進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比如,對超市、商場、小區(qū)電梯、樓梯扶手、快遞站等人員頻繁出入、接觸的地方要勤消毒,通過噴灑酒精、消毒水,減少病毒滋生。此外,我們還要更多地呼吁引導身邊的家人、朋友將此次疫情中養(yǎng)成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保留下來。
高元元 王冰之
“掌心搓掌心,手指交錯掌心相搓,手指交錯搓手背……”疫情期間,七步洗手法廣為流傳,群眾養(yǎng)成了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這是我們抵御病毒、保護健康的重要屏障之一。疫情是一場大考,這場大考下我們用傷痛換來的好習慣不能丟。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終將過去。一群勇敢的白衣戰(zhàn)士為我們撐起了一片藍天,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每個人都接受了一次“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隨地吐痰”的健康知識科普。更讓全國人民意識到與大自然和睦相處,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在全社會形成了“拒吃野味”的共識。
我們這座天中之城雖然慢慢有了生機和活力,但是街角處的紅色條幅還未消失。它仍在提醒我們,在病毒面前,人類的生命是多么脆弱,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多么重要。平日里很多小細節(jié),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都不容忽視。比如,平常打噴嚏、咳嗽時,我們都會下意識地用手掩住口鼻,可誰又會注意到手上的細菌,實際上應該用手帕、紙巾或衣袖掩住口鼻。
我市推出的“公筷行動”也是一種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使用公筷、公勺,既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和關愛。餐前洗手并自覺使用公筷夾菜,公勺取湯,文明分餐也可以促進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用“小餐桌”帶動“大文明”,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
除了個人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外,在公共場合的一些習慣也需要保留。比如,對超市、商場、小區(qū)電梯、樓梯扶手、快遞站等人員頻繁出入、接觸的地方要勤消毒,通過噴灑酒精、消毒水,減少病毒滋生。此外,我們還要更多地呼吁引導身邊的家人、朋友將此次疫情中養(yǎng)成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保留下來。
疫情是暫時的,好習慣是需要長期堅持的。疫情雖然給我們帶了苦難,但也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