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聯網法院首審 全程采用語音自動識別系統(tǒng)記錄
摘要: 北京互聯網法院首審 黑科技亮相涉短視頻著作權;原被告雙方代理人通過網絡遠程視頻參與庭審;全程采用語音自動識別系統(tǒng)記錄昨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立后正式受理的第一案開
北京互聯網法院首審 黑科技亮相
涉短視頻著作權;原被告雙方代理人通過網絡遠程視頻參與庭審;全程采用語音自動識別系統(tǒng)記錄

昨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立后正式受理的第一案開審,雙方當事人通過遠程登錄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臺的方式參加訴訟。庭審全程采用語音自動識別系統(tǒng)進行記錄,通過投影技術播放庭審證據,使用庭審筆錄電子簽名技術。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昨日上午,抖音短視頻起訴伙拍短視頻索賠100萬元一案在北京互聯網法院開庭審理,該案系互聯網法院9月9日成立后受理的首個案件。
庭審中,短視頻是否應該受到著作權法保護,成為交鋒觀點之一。專家表示,目前國內短視頻產業(yè)發(fā)展迅速,是否可以被界定為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區(qū)別于傳統(tǒng)法庭審理模式,互聯網法院首案以一種全程在線審理的方式進行。雙方當事人通過遠程登錄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臺的方式參加訴訟。庭審全程采用語音自動識別系統(tǒng)進行記錄,通過投影技術播放庭審證據,使用庭審筆錄電子簽名技術,這些黑科技節(jié)約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提升了庭審效率。
亮點1
沒有書記員 靠語音識別技術記錄
10月30日上午,北京互聯網法院首案在該院觀摩一法庭開庭。
區(qū)別于傳統(tǒng)法庭審理模式,互聯網法院庭審案件以一種全程在線審理的方式進行:原被告均無需到庭,而是通過法庭正前方墻面上的一塊長條型電子屏幕,大屏幕左右兩側分別為原被告的影像,他們以視頻的方式“現身”在法院,與法官和對方當事人進行交流。
中間則是一面全玻璃幕墻,該幕墻采用電子調光玻璃制作。
網絡法庭的法官席采取隱藏式麥克風和隱藏式高拍儀的設計,不再設有書記員和法官助理席位,合議庭通過語音識別系統(tǒng)實時進行庭審記錄,語音識別精準度高達98%。
亮點2
網絡法庭玻璃幕墻呈現1∶1成像
庭審過程中,為了避免干擾,網絡法庭呈現出一種封閉狀態(tài)。法庭內通過投影將合議庭與原被告的視頻投射在玻璃幕墻外,顯示屏采用了真人1∶1比例的高度模擬成像技術,令屏幕上顯示的人像與真人比例相同,以增強網絡庭審的現場感。
庭審開始后,原本透明的玻璃幕墻被調整到霧化狀態(tài),外面的人無法看到法庭內部。法庭門口的電子牌也被調為“開庭中”,門口的人臉識別門禁系統(tǒng)啟動,無關人員無法再進入法庭。
在庭審進行中,從設在玻璃幕墻外的旁聽席上,可以通過投影,清晰地看到法庭內的庭審狀況,同時設有聽筒傳音,以供旁聽人員旁聽。
亮點3
區(qū)塊鏈取證存證技術確保證據真實
昨天的北京互聯網法院首案,由該院院長張雯主審。同時,作為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的第一案——“抖音短視頻”訴“伙拍小視頻”案使用了區(qū)塊鏈取證存證技術。
北京互聯網法院表示,目前,國內外對短視頻行業(yè)的法律保護均處于探索期。本案作為兩大平臺之間就短視頻版權進行的首次訴訟,其中涉及的短視頻是否構成作品,短視頻平臺之間、短視頻平臺與用戶之間的權利邊界,區(qū)塊鏈取證存證技術在司法中的應用等問題值得關注。
據悉,該案在侵權取證中,由第三方平臺北京“中經天平”進行了區(qū)塊鏈取證存證。庭審中,網絡法庭的大屏幕上便播放了原告提交的由區(qū)塊鏈技術抓取的視頻證據。根據介紹,區(qū)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存儲技術”具有不可逆、不可篡改等特性,對于固定證據的“真實性”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 案件
首案焦點:“短視頻”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9月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抖音短視頻”訴“伙拍小視頻”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成為該法院受理的第一案。
該案原告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訴稱:“抖音短視頻”平臺上發(fā)布的“5.12,我想對你說”短視頻,由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黑臉V”獨立創(chuàng)作完成,應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原告對于涉案短視頻享有獨家排他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等權利。被告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被告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原告許可,擅自將涉案短視頻在其擁有并運營的“伙拍小視頻”上傳播并提供下載服務。
原告認為二被告未經許可擅自傳播的行為給原告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故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二被告在“百度網”網站首頁及“伙拍小視頻”客戶端首頁顯著位置連續(xù)24小時刊登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0萬元、合理支出5萬元;并承擔訴訟費用。
二被告辯稱:涉案短視頻不具有獨創(chuàng)性,不屬于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原告無法證明其為作者或權利人,無權提起訴訟。“伙拍小視頻”提供的是信息存儲空間服務,涉案短視頻系該平臺注冊用戶上傳,二被告已經盡到合理注意義務。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全部訴請。
該案未當庭進行宣判。
■ 觀點
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虎
“短視頻”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要看呈現方式
案件審理中,短視頻的性質問題成為整個案件的核心法律問題。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虎律師表示,《著作權法》上確認兩種關于視頻的“作品”:一種叫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一種叫做錄音錄像制品。其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屬于《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作品的范圍。錄音錄像制品則不屬于作品的范圍。司法實踐中通常將錄音錄像制品歸結到鄰接權的范圍。
短視頻如果有導演、有臺詞、有劇本,并進行了一定的創(chuàng)作,那這個短視頻很有可能就又構成了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如果只是以簡單的音樂配樂和人物聊天等形式呈現,則不能劃歸于影視作品范疇。
在視頻的權屬方面,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制片單位或者攝制單位。而口述作品的著作權則是誰口述的,誰表演的就歸屬于誰。
實踐中,不同作品的著作權人的保護規(guī)則以及訴訟資格問題都不一樣。比如口述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的保護規(guī)則和錄音錄像制品保護規(guī)則就不一樣,因為錄音錄像制品的權利人只有鄰接權。
(記者 王?。?/p>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