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書記”帶領農村青年創(chuàng)業(yè)記
摘要:梁天校跟著梁喜元種的西瓜皮薄、肉紅、甜度高,被稱為“譚脈西瓜”,價格比普通西瓜幾乎貴一倍。100畝以上的西瓜種植戶,在協(xié)會的擔保下還獲得了總共400多萬元的貼息貸款。梁村鎮(zhèn)黨委委員吳雙應說,西瓜協(xié)會里有好幾個年輕人,以前賭博打架看場子,現(xiàn)在跟著梁喜元創(chuàng)業(yè)掙錢過日子。
新華社廣州10月31日電 題:“西瓜書記”帶領農村青年創(chuàng)業(yè)記
新華社記者壯錦
把今年最后一批西瓜裝車、發(fā)往深圳后,梁天校蹲在田頭琢磨著,明年再租100畝地擴大生產。今年的西瓜單價比去年漲了快3毛錢,他租種的100畝丟荒地,帶來了約15萬元的純收益。
3年前,他從廣州辭工回鄉(xiāng);現(xiàn)在,他靠著種西瓜買了車、蓋了房。還令梁天校高興的是,他今年入黨了。
“我最要感謝的是梁書記,沒有他,我今天可能還在外面打工。”梁天校說。他也要把種西瓜的手藝傳給更多人。
他口中的梁書記,是廣東肇慶市懷集縣梁村鎮(zhèn)譚脈西瓜協(xié)會黨支部書記梁喜元。梁天校跟著梁喜元種的西瓜皮薄、肉紅、甜度高,被稱為“譚脈西瓜”,價格比普通西瓜幾乎貴一倍。
十年前,梁喜元第一次把西瓜種子撒進譚脈村的土地里。當時滿懷希望的他品嘗到的卻是苦頭。西瓜長得不好,他虧掉了20多萬元,而且一虧就是兩年。
“那時村里人都叫我‘傻瓜’。”梁喜元笑著對記者說,“說我不在城里好好當老板,偏要回農村當農民。”
偏不信邪的梁喜元沒有放棄。當?shù)厣絽^(qū)空氣好、溫差大、山泉清澈,沒理由種不好瓜。他想,問題一定出在自己身上。于是,梁喜元四處拜師求教,不斷嘗試,比方說把壟間距擴寬,改善光照,改用綠肥花生麩……
第三年,當梁喜元拉著西瓜到懷集縣城去賣時,就有人排著隊等候了。他賣的西瓜被稱為“譚脈西瓜”,很快火遍了全城。如今,“譚脈西瓜”不僅暢銷珠三角,還賣到了香港、澳門。
梁喜元承包的土地也從30畝擴大到了300畝,從種西瓜擴展為種香瓜、粉蕉。農忙時,他從村里雇請100多個人幫著搶種搶收,一年光是工錢就要支付30多萬元。村里不少人靠租地給梁喜元并幫他打工,實現(xiàn)了脫貧。
富起來的梁喜元見到村里沒事做的年輕人就說“跟我種西瓜吧”。他拿出5萬多元,召集起38個種植戶,成立了懷集縣梁村鎮(zhèn)譚脈西瓜協(xié)會,協(xié)會里一多半種植戶是30歲以下的青年。
梁喜元不僅教他們種西瓜,還把自己的大型拖拉機借給他們用。100畝以上的西瓜種植戶,在協(xié)會的擔保下還獲得了總共400多萬元的貼息貸款。
梁村鎮(zhèn)黨委委員吳雙應說,西瓜協(xié)會里有好幾個年輕人,以前賭博打架看場子,現(xiàn)在跟著梁喜元創(chuàng)業(yè)掙錢過日子。
西瓜協(xié)會組織起來之后,梁喜元又為“譚脈西瓜”創(chuàng)品牌操上了心。他和會員們統(tǒng)一種植技術,統(tǒng)一田間管理,統(tǒng)一價格出售。
2016年,“譚脈西瓜”被評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目前,協(xié)會帶動了全縣種植“譚脈西瓜”8000多畝,產值達到一億多元。
協(xié)會成立了黨支部,進一步發(fā)揮了脫貧致富帶頭人的效應。支部從剛成立時的3名黨員,發(fā)展到如今6名黨員,還有4個年輕人已寫了入黨申請書。“一定要跟著黨走!”梁喜元時常對年輕人如是說。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