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百萬!全球新冠疫情數(shù)據(jù)為何如此驚人
摘要:瑞安說,通過社交疏遠措施,確診病例的接觸者數(shù)量明顯減少,這意味著與兩周前相比,處于感染風險的人數(shù)已大量減少。再加上持續(xù)對社區(qū)病例的檢測和隔離,人們其實已能夠搶在病毒進一步擴散前采取措施。對于疫情在全球或某一國范圍內何時能到達拐點,瑞安此前已多次表示無法預測。
新華社日內瓦4月4日電 新聞分析:破百萬!全球新冠疫情數(shù)據(jù)為何如此驚人
新華社記者劉曲
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3日的例行記者發(fā)布會上宣布,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超百萬,累計死亡病例超5萬。目前,疫情已蔓延至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數(shù)據(jù)何以如此驚人?
認知不夠
按世衛(wèi)組織衛(wèi)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的說法,今天的疫情其實是至少兩周前感染情況的集中體現(xiàn)。雖然目前各國都已出臺空前嚴格的抗疫措施,但要看到顯著效果仍需時日。
換句話說,兩周甚至更早之前,不少國家的政府和民眾對疫情威脅認知不夠,未能采取足夠有效的防控措施。
以最新的疫情“震中”美國為例。美國《科學》雜志1日一篇文章用“支離破碎、混亂不堪”來形容美國的疫情應對工作。文章指出,美國“缺乏強有力的全國性協(xié)調”,“政治領導人發(fā)出的保守信息”給抗疫帶來困擾。事實上,直到3月11日晚間,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全國電視講話中仍在向國民傳達疫情并不嚴重、感染風險“非常、非常低”的信號。
美國領導層對疫情尚且“輕描淡寫”,普通公眾對疫情的認知自然大打折扣。《紐約時報》1日報道,兩周前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約70名學生還在春假期間舉行派對,如今44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更多學生正接受檢測。
不只是美國,其他一些國家民眾對疫情的嚴重性也同樣缺乏足夠認知。英國廣播公司在3月12日的報道中提到,“當意大利北部地區(qū)開始設定隔離區(qū)時……很多30歲以下的年輕人繼續(xù)像平常一樣外出活動,包括周日去海濱曬太陽吃海鮮”。
檢測不足
隨著各國檢測范圍擴大和檢測效率提高,全球病例數(shù)猛增,這也正說明此前檢測的嚴重不足是造成疫情惡化的重要原因。
2月中旬,美國每百萬人中只有約2.4人接受檢測。相比之下,與美國幾乎同時期確診首例病例的韓國,當時每百萬人中有154.7人接受檢測。此后至3月初,隨著美國擴大檢測范圍,確診人數(shù)迅速增加。但截至3月28日,美國每百萬人中仍只有2250次檢測,是韓國近三周前檢測人數(shù)的2/3。目前美國已為大約100萬人做了新冠病毒檢測,每天檢測量達到10萬份樣本。
在疫情嚴重的歐洲,缺乏檢測試劑盒和快速檢測方法仍是各國面臨的難題。據(jù)英國《金融時報》3月20日報道,新冠病毒RNA提取試劑盒的供應鏈已達到極限。
相比較而言,德國似乎是目前歐洲疫情防控最得力的國家。據(jù)英國《衛(wèi)報》2日報道,疫情在德國造成的病亡率約為0.5%,世界范圍內約為4.7%,這是因為德國很早就開始檢測且檢測范圍大。
資源緊張&管理欠缺
上海市醫(y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認為,病亡率主要取決于疾病管理以及醫(yī)療資源管理。當數(shù)萬人同時患病,最大的問題是醫(yī)療機構床位被占滿,導致重癥患者難以入院從而造成高病亡率。
在疫情嚴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醫(yī)療資源不足,加之兩國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是病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據(jù)《紐約時報》報道,意大利是歐洲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65歲及以上年齡人口占比達23%,該國許多死亡病例都是八九十歲的老年人,他們感染病毒后更易誘發(fā)致命并發(fā)癥。西班牙同樣老年人口眾多,且養(yǎng)老院缺乏足夠的醫(yī)療資源。
而德國病亡率低正是得益于充沛的醫(yī)療資源和高效管理,以及及早采取措施等因素。
嚴防松懈
瑞安30日表示,意大利和西班牙疫情近日出現(xiàn)趨穩(wěn)跡象,說明此前采取的社交疏遠、“封城”等嚴格防控措施有效,但要使新增病例數(shù)上升曲線調頭往下,仍需持續(xù)加大應對力度。
瑞安說,通過社交疏遠措施,確診病例的接觸者數(shù)量明顯減少,這意味著與兩周前相比,處于感染風險的人數(shù)已大量減少。再加上持續(xù)對社區(qū)病例的檢測和隔離,人們其實已能夠搶在病毒進一步擴散前采取措施。
對于疫情在全球或某一國范圍內何時能到達拐點,瑞安此前已多次表示無法預測。他強調,光靠“封城”遠遠不夠,還必須持續(xù)推進公共衛(wèi)生措施來“壓制”病毒,因為病毒不會自動退卻。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 
                            
大河新潮丨高質量與高顏值如何有機融合——豫見黃河經濟新脈之“流”通協(xié)同
 - 
                            
大霧紅色預警!河南多條高速禁止上站!
 - 
                            
今日快評 | 擦亮城市夜經濟招牌
 - 
                            
特刊 | 文化遺產數(shù)新風
 - 
                            
(鄉(xiāng)村行·看振興)從鄉(xiāng)村田到實驗室:看河南新鄉(xiāng)農業(yè)科技之變
 - 
                            
8136.3萬人次、539.1億元,河南國慶中秋假期文旅市場亮點紛呈
 - 
                            
繼續(xù)用好歷史經驗,把國家建設得更好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招待會上重要講話
 - 
                            
【追光的你】習言道|習近平曾以這句詩自勉
 - 
                            
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金牌獲得者王盛研 從就業(yè)無門到大賽冠軍
 - 
                            
特刊丨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