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多一點|侗鄉(xiāng)第一寨的鄉(xiāng)村全面振興新圖景
摘要: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品嘗美食、體驗文化 430多家酒店民宿餐飲店 2000多村民吃上“旅游飯” 鄉(xiāng)村旅游,讓侗鄉(xiāng)與世界相連 不僅聚集了人氣 也帶來發(fā)展機遇 肇興侗寨侗族群眾盛裝參加侗年巡游。

3月17日下午
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考察了黎平縣肇興侗寨
了解當地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等情況
地處黔東南州黎平縣的肇興侗寨
被譽為“侗鄉(xiāng)第一寨”
是中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
建寨歷史可追溯至北宋年間
千百年來
侗家人世代安居于此
耕讀傳家,生生不息

黎平縣肇興侗寨。楊代富 攝
仲春時節(jié)
走進侗鄉(xiāng)第一寨
吊腳樓鱗次櫛比
木制鼓樓高聳挺立
青山環(huán)抱、溪流潺潺
古榕蒼翠、百花爭艷
宛如一幅人和景美的春日山居圖

肇興侗寨村民在油菜花田里養(yǎng)蜂。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人勤春早
侗家人四季耕耘
農耕傳統綿延不斷
創(chuàng)新發(fā)展
民俗特產魅力獨具

侗族村民制作五色糯米飯招待賓客。楊代富 攝
香禾糯
村民們一直堅持傳統種植
量穩(wěn)質優(yōu),糯香四溢
不僅逢年過節(jié)被當地人制作成
五彩糯米飯、軟糯香甜的糍粑
還逐漸成為增收的特色產業(yè)

侗族婦女們一起繡花。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吊腳樓臺,大榕樹下
侗族婦女們背著娃、繡著花
刺繡、蠟染等傳承千年的“指尖技藝”
成為村民家門口就業(yè)的“指尖產業(yè)”
一針一線,既是文化也是未來
如今
全寨培育了60多家傳統工藝企業(yè)
時尚、實用的侗鄉(xiāng)好物
不僅銷往全國,也走向世界

侗族群眾圍坐一起吃長桌宴。楊代富 攝
百味長桌盛宴
天籟侗族大歌
多彩的民族文化
是熱情好客的侗家人招待貴客的禮儀
也是當地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的特色產業(yè)

肇興侗寨村民在侗年年貨集市銷售地方特產。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品嘗美食、體驗文化
430多家酒店民宿餐飲店
2000多村民吃上“旅游飯”
鄉(xiāng)村旅游,讓侗鄉(xiāng)與世界相連
不僅聚集了人氣
也帶來發(fā)展機遇

肇興侗寨侗族群眾盛裝參加侗年巡游。楊代富 攝
時光荏苒
傳統農耕、民俗文化、民族建筑
……
侗家人的一個個生產生活縮影
成為侗鄉(xiāng)第一寨
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新名片
記者:駱飛、蔣成、楊文斌
視覺:金小茜、張樹志
新華社國內部、貴州分社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