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籍國旗護衛(wèi)隊升旗手張威——為國護旗是我輩融入血脈的信仰
摘要:閱兵挑重擔 極限淬鋒芒 今年,當閱兵儀式升旗手的任務落在張威肩上時,他既感到無比光榮,又深知這是一場對體力與意志的極限考驗。
記者 張 錕 通訊員 李紅軍
日出東方,大道其光。9月3日9時,北京天安門廣場上,56門禮炮齊鳴80響,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此隆重舉行。
禮炮聲中,由河南駐馬店籍軍人張威擔任升旗手的國旗護衛(wèi)隊官兵,護衛(wèi)著五星紅旗,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出發(fā),邁著矯健的步伐,向天安門廣場北側升旗區(qū)行進。他們堅定有力的腳步聲,如鏗鏘的鼓點,直扣人心,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此刻都匯聚在這方承載榮光的天安門廣場。
“升國旗——唱國歌”“敬禮——”,伴隨著響亮的口號,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合軍樂團奏響誕生于抗戰(zhàn)烽火中的《義勇軍進行曲》,全場齊聲高唱這凝聚億萬顆心的奮進強音。國旗桿下,升旗手張威奮力一揮,鮮艷奪目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天安門廣場上空高高飄揚。
那一刻,歡呼如潮,萬眾沸騰,無數(shù)人熱淚盈眶,共同緬懷浴血抗戰(zhàn)的崢嶸歷史,深深致敬來之不易的偉大勝利。
護衛(wèi)國旗路 步步皆磨礪
閱兵儀式上,國旗護衛(wèi)隊是唯一一支無音樂伴奏、全靠自己踩鼓點的隊伍。從人民英雄紀念碑走到天安門廣場旗桿下,他們要完成2次隊形變換,4次步伐變換。而張威需全程擎著高3.81米、重達30斤的國旗桿穩(wěn)步向前,還要分毫不差地將國旗桿掛入副桿頂部的卡槽里,展旗時更要讓國旗呈現(xiàn)完美扇形——每一個動作,都是對技藝與信念的雙重考驗。
時間回溯到2015年,17歲的張威在國旗護衛(wèi)隊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現(xiàn)場,被升旗手將五星紅旗奮力展向藍天的瞬間深深震撼。“我也要成為天安門廣場的升旗手!”這句誓言,如同種子般在他心底深深扎根。
2018年9月,懷揣著護旗夢的張威穿上了軍裝;2019年2月,他憑借過硬的素質入選國旗護衛(wèi)隊,站在了距離國旗最近的地方;2022年國慶,他首次獨立完成天安門廣場的升旗任務。每一個關鍵節(jié)點,都浸透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汗水。
“從新兵到合格的國旗護衛(wèi)隊隊員,至少要經過7個月嚴格訓練和層層篩選,每天踢出2.7萬步,一年累計行進超6500公里。”張威用腳步詮釋著這組數(shù)字的含義。
國旗護衛(wèi)隊官兵的一天,從日出前1小時開始,路燈下40分鐘的晨訓,是他們迎接每一次升旗任務的序曲。
閱兵挑重擔 極限淬鋒芒
今年,當閱兵儀式升旗手的任務落在張威肩上時,他既感到無比光榮,又深知這是一場對體力與意志的極限考驗。
與日常升國旗路線不同,此次閱兵儀式升旗隊伍需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出發(fā),220米的距離比常規(guī)路線多出近120米。如何在長距離扛旗行進中做到“順風不快、逆風不慢、側風不擺”,讓步伐、步速與禮炮鳴放完全契合,成為他面臨的全新挑戰(zhàn)。
“閱兵儀式升國旗必須萬無一失,每一個動作都要精準到分毫。”這是他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訓練的標準。
為了能扛起30斤重的國旗桿穩(wěn)步走完220米,他每天天不亮就扛著國旗桿熱身跑5公里,風雨無阻。為了應對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他在國旗桿一端掛上兩個灌滿水的水壺練習平衡,肩頭被磨得青一塊紫一塊,舊傷未愈又添新傷。
盛夏烈日下,他為了練站功一動不動,曾因連續(xù)站立6個半小時、出汗過多導致虛脫,昏倒在水泥地上;練眼功時,他對著烈日或強光燈凝視,直到能做到千秒不眨一次眼。
精益求精的一流標準,造就響當當?shù)膰煨l(wèi)士。“用更標準的動作超越上一次。”憑著這股韌勁,張威的動作愈發(fā)準確無誤。如今,即使蒙上眼睛踢正步,他仍能保證步頻和步幅分毫不差;無論天安門廣場風向如何變化,他總能讓國旗呈完美扇面展開,五顆金星清晰奪目。
逐夢少年郎 勵志報家國
“每次訓練都能想到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革命先烈不畏犧牲、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訓練場上,張威總比隊友多練30分鐘,反復打磨每個動作細節(jié);夜深人靜時,他對著鏡子揣摩姿態(tài),回憶訓練要點,生怕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偏差。
儀仗兵光鮮的背后,是不為人知的艱辛付出。一次休假在家,母親拿出新鞋讓張威試穿時,瞬間紅了眼眶。因長期穿高筒皮鞋和馬靴進行高強度訓練,他的腳已變形,腳后跟滿是裂口。此前,家人從未聽他提起過訓練的艱苦,張威總是把最挺拔的姿態(tài)留給國旗,把所有的艱辛默默藏在身后。
9月3日當天,陽光灑在國旗桿下,張威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如炬。隨著一聲令下,他手臂發(fā)力,五星紅旗在空中劃出一道優(yōu)美弧線,五星圖案熠熠生輝。天安門廣場上掌聲雷動,無數(shù)目光聚焦在這面承載著民族記憶與國家尊嚴的旗幟上。這位來自河南駐馬店的青年,再次圓滿完成了神圣而莊嚴的升旗任務。
從2015年萌生護旗夢,到2025年在閱兵儀式上光榮完成使命,張威用堅守詮釋了新時代軍人的“擔當”——那是一種將國家尊嚴扛在肩頭、銘刻于心的堅定信念,是新時代軍人對祖國和人民許下的莊嚴承諾,更是對革命先烈精神的傳承與發(fā)揚。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