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遠程教育成助農增收亮點
摘要: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焦艷艷)如今,西平縣的農村黨員干部通過遠程教育都掌握、更新了1~2項新技術、新技能,為農民致富提供了技術和信息保障。西平縣焦莊鄉(xiāng)高廟村農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焦艷艷)如今,西平縣的農村黨員干部通過遠程教育都掌握、更新了1~2項新技術、新技能,為農民致富提供了技術和信息保障。
西平縣焦莊鄉(xiāng)高廟村農民有種紅薯的傳統(tǒng)習慣,但選用的都是本地品種,品質差,產量低。2009年,幾個村干部在觀看遠程教育節(jié)目時,發(fā)現(xiàn)信陽市東部種植的“商薯19號”紅薯不但含粉量和含糖量高,產量也高,既是食用佳品,又可作為加工粉條的原料。他們當即把全村紅薯種植戶召集到村遠程教育教室,邊觀看課件,邊研究引種“商薯19號”的問題。達成共識后,村委會派人專程赴信陽購買了一批“商薯19號”良種紅薯,讓部分農民試種,當年平均畝產達2100公斤,畝均收入近2000元。
西平縣是全省首批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作的重點縣,2006年在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建起了遠程教育站點238個。該縣明確規(guī)定各站點都要全天開放,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可根據(jù)生產生活所需,隨時到站點觀看學習。有疑難問題,站點管理員直接與教學輔導員或相關專家聯(lián)系,隨時解答農民提出的問題。遠程教育站點成為了農民家門口的政策法規(guī)培訓班和文化技術學校,農民學到了實用技術,拓寬了信息渠道和致富視野。
該縣把遠教站點設置在農村黨支部,走“遠教+支部+黨員+群眾”道路,由支部組織黨員和群眾利用農閑時間或晚間收看遠程教育節(jié)目和流動光盤,以利于相互學習和切磋,并及時運用到生產生活中;遠教站點設置在農村的學校,走村校結合的“5+2”道路,即周一至周五正常教學,周六和周日組織群眾收看,采取“教師+黨員+學生+群眾”的幫學方法,組織“紅領巾遠程教育課件信息傳遞隊”,培養(yǎng)“小遠教信息員”,開展“小手牽大手”等活動,搭建了學校與家長和其他農戶之間信息傳遞的橋梁;遠教站點設置在農村,一對一地對群眾進行農業(yè)新知識、新技術、標準化生產等方面的培訓,使之逐步成為技術型鄉(xiāng)土人才。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